下面是陳希曾弟兄在“聖經裏的植物”系列中講的“皂莢樹”的一段,我們將其摘出。這個視頻如果與“2017.12.08:從創世記2章7節的‘塵土’和‘亞當’的原文含義談起”這篇信息連起來一起思考,會果效更佳。如果你住在大陸,點擊這裏看源自優酷平台的視頻,要快很多。
我們先來看這處經文《出埃及記》第15章22節:
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,到了書珥的曠野,在曠野走了三天,找不着水。到了瑪拉,不能喝那裡的水;因為水苦,所以那地名叫瑪拉。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,說:“我們喝什麼呢?”摩西呼求耶和華,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。他把樹丟在水裡,水就變甜了。
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、典章,在那裡試驗他們;又說:“你若留意聽耶和華——你神的話,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,留心聽我的話,守我一切的律例,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,因為我——耶和華是醫治你的。”
弟兄姊妹都知道這是瑪拉苦水的故事,以色列人過了紅海,剛開始他們非常的火熱,非常的興奮,所以你看他們在紅海邊,在米利暗的帶領下他們個個都讚美,個個都能夠發出感謝的聲音,因為神的確拯救了他們,終於走到了曠野中,但是沒有想到這個曠野是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。他們走了三天,一點水也找不到,這是非常稀奇的。
假定我們根據聖經的形容,以色列人大概在接近苦湖的附近過紅海,那麼你會發現就在苦湖往南走,大概45英里之內找不到任何的水。今天我們有辦法在西乃半島找到所有的水泉,但就是在苦湖到瑪拉那一段,大概是45英里的地方找不到水。那時他們200萬人每天以15英里的速度,找了三天都找不到水,這就是曠野。
你想想看,他們要水喝結果找不到,終於找到水了,但水卻是苦的,不是甜的。你要知道水是甜的還是苦的,不光是能喝不能喝的問題,而且還和周圍的樹和植物有關係,稀奇不稀奇?你記不記得以利沙不是醫治了耶利哥的水嗎?為什麼耶利哥後來會變成綠洲呢?你今天去看耶利哥,它是一個咒詛的城,但為什麼會變成綠洲呢?就是以利沙把那水給醫治好了,醫治好了才有綠洲。如果水是苦的就是有毒,不光是不能喝,而且你可以看出附近的生態一定找不到樹,就算有樹長起來也不會健康。
你可以想象瑪拉苦水附近一定是一片荒涼,什麼樹也看不見,等到他們看見一棵樹的時候,聖經告訴我們說: “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”,不是人自己看見的,是神告訴他“你看,你看,往那裡看,那是一棵樹”,在這附近找來找去找不到一棵樹,你怎麼會想到有樹呢?好不容易找到了水,這水又是苦的,所以你可以知道這裡不可能是綠洲。這只是一片荒涼,在這種地方只有神指示摩西,告訴他從什麼方向可找到樹,這是一棵難得的樹。
然後神跡就發生了,他們在那裡發怨言 說:“我們喝什麼呢?”摩西去求神,神就指示他一棵樹。摩西就把那棵樹丟在水裡面,水就變甜了。
弟兄姊妹!我們知道瑪拉就是苦的意思。但是當神把我們帶在瑪拉這一站,當主讓我們經歷苦難的時候,那麼神到底是怎麼帶領我們經過的呢?就是神把一棵樹丟在我們很苦的瑪拉苦水裡面,結果神跡發生後苦水變甜了。證明我們的神果然動了他的指頭。
現在我們要問的問題是:這棵樹是什麼樹?我再說,你只要在曠野看到有棕樹就知道附近有水,而且是好水,那水不會是苦的,很清楚對不對?那我們要問了,在曠野裡面,曠野是乾旱無水貧乏之地,怎麼可能會有樹呢?水跟樹是兩個不能分開的,有水就有樹,你明白嗎?現在水苦了怎麼辦?有辦法,把樹丟在水裡面,這水就變甜了。
以天然的光景來說,如果這裡有水,水泉真的醫好了以後,很自然的這附近會是綠洲,你會看到很多的樹,因為這裡有水嘛。現在呢,水是苦水,而且一眼望過去看不到樹,是神提醒摩西,摩西的眼睛才亮起來,哦!那裡有一棵樹,難得終於找到了一棵樹。雖然這裡不是綠洲,是典型的曠野。
那現在我們要問: 曠野有什麼樣的樹呢?當你讀聖經的時候,才發現聖經里原來有一種樹,這樹很重要的,從哪裡能找得到呢?只有在曠野在西奈半島才能找得到。我們不知道這是什麼樹,但多半應該就是我所說的皂莢樹。因為在曠野裡面幾乎是看不到什麼樹的,更看不到一叢的樹林。除了棕樹、灌木之外,如果你真的看到一棵樹的話,那樹就是皂莢樹。
神造約櫃的時候不是要用皂莢木來做嗎?好!所以皂莢樹一定是一種很重要的樹,它有個特點就是非常的堅硬。做約櫃的時候,當然需要很硬的木頭才可以。如果今天你到曠野見到皂莢樹,看不順眼踢它一腳你一定會受傷。因為它上面都是刺,不光硬,而且是刺。
你知道嗎?今天最難辦的就是你踢到刺了,如果踢到鐵板可能還事不大。所以這棵樹難在什麼地方?就是它全身都是刺,而且硬度非常的高。現在我們要問了,在曠野裡面如果你難得看見一棵樹的話,那一定會是棕樹,你看得出來,尤其在這個附近,你看得到的多半是皂莢樹。
那麼皂莢樹是什麼特點?每一棵樹就像一把傘一樣,上面有很多的葉子,它的樹桿很硬,上面結了很多很多的刺。很有意思啊,這種皂莢樹從來不成群的,沒有說五棵六棵擠在一起的。它很明顯是這樣,當你在曠野裡面走,大概走二十分鐘是一棵樹,再走二十分鐘又是一棵樹,皂莢樹在樹當中是最孤單的樹。它不是成林成片的,有的樹可以成林有伴,但它們不是。在曠野里已經夠炎熱的了,結果呢?唉!過了二十分鐘一棵樹,再過二十分鐘又是一棵樹,而且高度都是一樣的,它有一定的高度,上面有很多的葉子。
現在我們要問,為什麼神在沙漠裡面造了皂莢樹呢?還有既然那個地是烘乾的,可以說燒的像鐵板一樣熱烘烘的,根本沒有水,沒有水哪裡來的樹呢?樹憑着什麼能夠生活,所以這種樹能夠在沙漠裡面生存,本身就是神跡嘛。
為什麼需要有這種樹呢?如果沒有這種樹,我問大家這沙漠之舟的駱駝吃什麼?駱駝沒有東西吃啦,現在問題就是神要給駱駝想個辦法,駱駝很辛苦要慰勞它,走了很遠的一段路,在那裡就看見了皂莢樹,皂莢樹高度剛好跟它的嘴巴高度差不多,果是其它羊要吃根本夠不到,那個高度一定是駱駝才能吃得到的高度,等到駱駝再走20分鐘累了又看到一棵樹,這又是它的食物,再走20分鐘又是它的食物。還有駱駝的特點在哪裡?它的舌頭不怕荊棘,咬荊棘也不流血,這是它的本領。所以皂莢樹上雖然有很多的刺,它一點都不在乎,因為這個就是它的糧食啊!
如果今天你在曠野裡面能夠看見一棵樹的話,那多半就是皂莢樹。神是為著駱駝特別創造它的。這個時候你就能看出神創造的奇妙,它那個高度絕對不是矮矮的,如果是灌木的話,那都是山羊它們吃的,而且皂莢樹上面有很多很多的刺,所以羊根就不敢吃,一吃舌頭就流血。但是駱駝有兩個特點,一個是它走路不會滑腳;當你爬西乃山走不動的時候有兩個辦法,一個辦法就是坐駱駝,第二個辦法就是坐在上面數天上的星星,這樣子就不知不覺的往上走了。如果第二天天亮你回過頭去看的話,就會發現原來那駱駝走的路根本就是懸崖,但是很奇怪它一路都不會滑跤的。神創造它就是怎麼樣走都不會拐了腳,再艱難的路它都能走,這是第一點;第二點,你看這些皂莢樹是它的食物,沒有一個人跟它競爭,所以才被神特別保留給駱駝,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的食物。
如果你有機會再去西乃半島注意一下,到處都是皂莢樹,遠遠看去像一棵傘一樣,再想象一下駱駝不斷從一處到另外一處,再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情形。
現在的問題是這種樹怎麼生存?整個的西奈半島經過白天曬了以後根本是熱烘烘的,沒有一棵樹能夠從乾地生存,它在這種乾地上怎麼能夠生存?但是很稀奇,這種樹就是專門在這種不可能生存的地方生存。如果是棕樹沒有什麼稀奇,因為它的根可以一直探到水源,表示這裡有水;但皂莢樹不是這樣的情形,你看到它附近根本一點水都沒有,那現在我們要問,沒有水它怎麼生存?按理來講它也應該依靠水呀。結果瑪拉苦水的故事告訴我們說:水是依靠它的,稀奇不稀奇?
這裡我們要問,這水到底是怎麼來的?為什麼聖經用皂莢樹來造約櫃呢?因為約櫃在聖經裡面乃是代表整個聖殿或會幕的中心,從預表來講是指着基督說的,所以你記不記得,以賽亞講到我們主的時候,說受苦的彌賽亞像什麼呢?“他沒有佳形也沒有美容,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,又像根出於乾地”,不要忘記根出於乾地,這是什麼故事?這是皂莢樹的故事。這乾地怎麼可能叫根長起來,能用什麼力量什麼東西來供應它,讓它長大呢?按理來講根本不能夠生存。
但為什麼皂莢木拿來預表基督,為什麼只有皂莢木才能做約櫃呢?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說在曠野裡面的皂莢樹一面來講是孤單的,你看到嗎?今天只有駱駝能看見它,只有駱駝能夠欣賞它,它們從來沒有成林成片的,但是現在我們要問,這些皂莢樹能出於乾地,能夠在沙漠生存,本身就是神跡,那它的秘訣在哪裡?
感謝主!這裡的秘訣在於它的葉子,皂莢樹的葉子是很小很小的,正因為它葉子太多太多了,到了太陽下山以後,所有的空氣的溫度慢慢地降下來,每一片小小的葉子都變成一個吸收器,然後就把空中的水分(太陽下山以後空氣冷下來就變成水)吸收進去。意思就是說它的水不是從根來的,不是從地下水來的,不是從井來的,跟水苦還是不苦沒有關係。苦水為什麼是苦的,因為它不光有氯化鈉 還有氯化錳,鈉是鹹的,錳是苦的,為什麼水不好,不能給供應生命,因為它是苦的。
但是你現在看清楚了嗎?這皂莢樹能生存,跟下面的水苦不苦沒關係,跟地也根本沒有關係,它所有的供應都是從天上來的,因着這個緣故,它樹上的每一片葉子都是最好的吸收器,所以每次太陽下山以後這些樹葉很自然的向天開啟。它所得到的水分都是來自天上的水分,這些水分就透過整棵樹,從而使整棵樹得到了滋潤。然後這棵樹就能夠欣欣向榮,這不就是我們的主嗎?
我們的主來到地上30年,30年之間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,他從來沒有受人的喝彩,也從來沒有得到地上的供應,只有天上神的笑容鼓勵他往前走,所以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,你想根處於乾地,30年啊!弟兄姊妹,我們的主怎麼度過沉寂的30年。就是因為他每天都活在神的面前,雖然這地是那麼炎熱,所有地下的熱氣逼迫他,叫人要存活一分鐘都不容易,但是感謝主!雖然地上的一切不能幫助他走任何一段路,但是他向著天永遠是開啟的,他的供應永遠是從天來的,因着這樣的緣故,雖然這苦的存在是事實,這個水裡面可能有氯化錳,對他來講又有什麼關係?當然沒有關係,這是一種屬天的經歷,等到你把那樹放到水裡面的時候,這個水就甜了,本來樹是靠水的,現在反過來水是依靠樹的。
這棵樹代表什麼?當然它乃是代表基督的十字架。所以聖經告訴我們說: 主為我們掛在樹上,這是彼得書信裡面告訴我們的,他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,原文說的“主掛在木頭上” 就是掛在樹上,所以感謝主!什麼時候你接受基督的十字架,讓他把這棵樹放在我們的苦水裡面,我們的水自然就變甜了。
所以如果我們明白了皂莢樹的秘密,知道為什麼聖經用皂莢木來做約櫃的話,就曉得它講的是主耶穌的故事,基督和他的十字架,所以一定不要忘記神讓摩西看見一棵樹,神最終所要啟示當然是他兒子嘛!表面上摩西是看見地上一棵樹,其實在神心中只有一棵樹,在整個歷史上神所看見的就是2000年前,主怎樣為我們掛在樹上,這是唯一的救法。什麼時候把這棵樹丟在水裡面,水就甜了。感謝主!許多時候我們被帶到瑪拉苦水的境地,就是十字架要叫水變甜了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課。
我記得有一次到一個地方做客,聽說有一位姊妹很會做菜,在西方美國人請你吃飯就一道菜,那是待客最好的菜,結果那天晚上端上來是奶酪做的菜,我是最怕吃奶酪的,那天就覺得被帶到瑪拉苦水了,就這麼一道菜,你要不吃就什麼都沒得吃了,所以現在問題就是你要不要吃,這個時候我裡面有個禱告說:主啊!我願意從你手中接過來,因為沒有別的揀選,如果在家裡有揀選我一定不吃奶酪,但是今天不能有負姐妹的愛呀。
過去倪弟兄有一次,有個姊妹好不容易為他預備了一碗面,瞬間整個碗面都是黑的,所有的蒼蠅都趴在上面,那個時候他問:主啊!我要不要吃那碗面,如果不吃這碗面就得罪這位姊妹,但要吃這碗面實在吃不下去啊!那怎麼辦呢?感謝主給他恩典,揮揮手他也就吃下去了。
所以弟兄姊妹許多時候主把我們放在瑪拉苦水,這不是我們自己做的,所以弟兄姊妹你們通常有自己的選擇,想怎麼做都可以,但是許多時候主就是把你放到瑪拉的苦水,問題就是只有十字架能叫他變甜。所以等到禱告以後,那一次我吃都是吞下去的,不管怎麼樣。
為什麼瑪拉會變成甜的呢?原因很清楚,不就是看見主活在你所有的環境裡面嗎?這是整個的秘訣,然後下面你知道我們的神說了什麼話呢?他說: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、典章、在那裡試驗他們,說:你若留意聽耶和華你神的話,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,留心聽我的戒命,守我的例律,我就不將所加於埃及的疾病加在你身上——你看神特別的應許在哪裡呢?
如果他們肯順服,如果他們肯真的接受十字架,把水變甜那就是順服。如果這樣的話,每個人的苦就要變成甜的,埃及的病就不會臨到我們。
那我們要問埃及的病是什麼病呢?埃及的病就像我們沒有得救以前,每個人都是苦的。這樣的人要受苦,你看很多時候我們的苦毒,只有自己知道,我們裡面的苦毒,有的時候你根本做夢也不會想到的,它跟你的教育沒有關係,跟你的出身各方面都沒有關係,我們在蒙恩沒有得救以前就是苦毒的,但是感謝主!如果我們順服,在許多事情上順服,明明是瑪拉苦水,但你告訴主說,我願意順服!結果就是主叫我們不再碰到埃及的疾病。
換句話說,所有世界上的疾病就沒有了,你知道為什麼世界這麼會咒詛,咒詛就表示他苦的不得了,所以他恨一個人就咒詛一個人,很多人一開口就咒詛,沒有辦法這是他的生命,是他生活的一部分,但是蒙恩得救以後開口說:主啊!你做得沒有錯,我願意順服,這時你就看見我們裡面苦變甜,我們這個人變甜,慢慢地就讓人看到基督的榮耀和基督的美麗,這樣才叫成長。
我們不能做基督徒做了一輩子還是那麼苦,還是那麼難,我們不能做基督徒做了那麼久,還是過去那個樣,一天到晚皺眉頭,不是的,所以感謝主!
這是以色列人過紅海的第一個功課。你剛剛信耶穌,你剛剛受浸,第一個功課是什麼?第一個功課很簡單,你前面剛剛讚美主,你讚美還沒有完,下面你裡面就有抱怨了,為什麼?證明我們這個人本來是從埃及過來的,現在只有十字架才能把我們裡面的苦變甜。
所以感謝主!你看見這是什麼功課?這就是皂莢樹的功課。主基督和他的十字架,乃是皂莢木所預表的,所以難怪皂莢木是用來製作約櫃的。